2023-09-01
從次文化到音樂觀光:柏林Techno音樂場景轉變之分析2023-09-01
全球環保公約規範之研析:以巴塞爾公約體系及歐盟電子廢棄物管理體制為例2023-08-01
德國政策與制度舉隅:普魯士文化財產基金會如何處理長期借展European Community Studies Association Taiwan (ECSA-Taiwan)
成立一個專屬於歐洲研究的學會,共同提升推廣國內的歐洲暨歐盟研究,並與國際社群接軌,是大家多年來努力的目標。民國一○三年七月七日假台北市中山堂堡壘餐廳,由卅餘位國內學界同仁成立中華民國(臺灣)歐洲研究協會籌備委員會,開始建構專屬歐洲暨歐盟研究的學會,並於民國一○四年元月十九日上午十一時至十二時假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419會議室舉行成立大會。民國一○四年三月獲內政部通過全國性及區級人民團體立案證書(台內團字第1040011293號),准予立案。
民國一○四年本會先後申請加入世界歐盟研究學會(ECSA-World)以及亞太歐盟研究協會(EUSAAP)的會員,本會理事長蘇宏達教授亦接任亞太歐盟研究協會2017-2018年理事長,並於一○七年六月二十八至二十九日於臺灣舉辦亞太歐盟研究協會年會,這同時是臺灣入會後首次主辦該會年會。
本會為依法設立、非以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以闡揚及增進中華民國對歐洲暨歐洲聯盟之政治、經濟、文化及其他相關學科領域研究為宗旨。
第 一 條 | 本會名稱為中華民國(臺灣)歐洲研究協會(以下簡稱本會)。 |
第 二 條 | 本會為依法設立、非以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以闡揚及增進中華民國對歐洲暨歐洲聯盟之政治、經濟、文化及其他相關學科領域研究為宗旨。 |
第 三 條 | 本會以全國行政區域為組織區域。本會會址設於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所在地。 |
第 四 條 |
本會會址設於主管機關所在地區,並得報經主管機關核准設分支機構。 前項分支機構組織簡則由理事會擬訂,報請主管機關核准後行之。 會址及分支機構之地址於設置及變更時應函報主管機關核備。 |
第 五 條 |
本會之任務如下:
|
第 六 條 | 本會之主管機關為內政部。本會之目的事業應受各該事業主管機關之指導、監督。 |
2023年7月西班牙大選分析 歷史重演
2023-11-01 卓忠宏 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教授 西班牙民主化以來,一向由中間偏右的「人民黨」(Popular Party)與中間偏左的「社會黨」 (Socialists Party)兩黨輪流執政。然而自2015年12月西班牙會選舉後,兩黨政治的生態有了改變。政黨格局從2黨制逐漸走向多黨碎片化。原兩大政黨輪流執政,有時加上一小黨支持(一大+一小)則可掌控眾議院過半席次。僅幾年則需要與數個小黨(一大+N小)結合共組聯合內閣,才能掌控國會過半席次。2015、2016、2019年選舉結果如此。這次2023年7月國會改選,結果依舊如此。 選舉結果 2023年7月選舉結果顯示:「人民黨」表面勝選,獲得最多席次。在眾議院350議席中僅取得137席(2019年89席)增加48席,取得組閣權,但離過半數176議席仍相距甚遠;執政的「工人社會黨」次之,選舉結果比選前民調預測更好,獲得121席,與2019年120席相差無幾;第三是近年興起的反移民極右政黨「聲音」黨(Vox),僅獲得33席(上次大選52席),聲勢重挫不少;左翼政黨聯盟「匯總」(Sumar),包含了15個左翼小黨,在此次大選中獲31個席位;區域性政黨如加泰隆尼亞(地方政黨席次相加共21席)、巴斯克(相加共11席)席次雖略有下滑,但依舊影響著西班牙政局穩定的發展。[1] 此次西班牙大選,在沒有任何一黨拿下國會半數席次的情況下,政黨之間要如何合縱連橫成為關鍵。根據西班牙憲法第99條組織政府的規定:國會選舉後一個月內由國王提名國會最大黨主席為總理候選人負責組閣,需得到國會過半176個席次支持;若無法獲得國會過半選票,48小時內再次舉行投票,此次只需簡單多數決通過,贊成比反對票數多就行;若前述兩輪投票還無法通過,就由第2大政黨協商組閣,流程一樣;再失敗,就由所有政黨(4主要政黨+6小黨)內部協商,推選新總理。自第一次信任投票起2個月內,若無候選人通過眾議院信任投票,就得舉行新一輪大選。 西班牙七月大選後的政治走向不明朗。西班牙的多黨政治生態依舊,且彼此意識形態差異過大,加大聯合內閣的組成難度。可能的排列組合如下: 大聯合政府,「人民黨」主席提出與「社會黨」兩大政黨大和解,組成過半且絕對多數之政府。 「人民黨」跟「聲音黨」共組右派聯合政府。兩黨眾院席次相加共169席,離過半176席尚有7席差距。居關鍵少數加泰隆尼亞與巴斯可地方性政黨皆已經拒絕共組聯合政府的可能。僅能由右派兩黨聯盟組建少數派政府。 左派的「社會黨」與「匯總」左翼聯盟組合,席次相加共153席,離過半176席差距頗大。需要多數區域性獨派政黨支持才可獲得國會多數席次,要組聯合政府的難度不小。 上述選項看似菜單可自由搭配選擇,看各政黨能否找到交集、共識。但可看出無論何種選項,難度在於政黨的妥協:上述第一項兩主要政黨大和解。「社會黨」長期以來與「人民黨」輪流執政,兩政黨政策主張往往南轅北轍,各有堅持,要走向政黨大和解的難度不小。自西班牙政治民主化以來,尚無前例可循;二是右派政黨與極右翼政黨聯盟。在5月份的西班牙地方選舉,「人民黨」與「聲音黨」達成協議以共同治理地方和區域政府。但「聲音黨」始終拒絕在爭議性立場上妥協,如不贊成墮胎或變性人的權利或否認氣候變遷。也因此直至選前的最後時刻,「人民黨」始終對是否與極右翼「聲音黨」合作含糊其辭;三是右派聯盟組建少數政府的可能性。2019年大選後社會黨主導的聯合政府在眾院就居少數,缺點是政策能否有效推行;四是破除僵化的意識形態,如左派政黨與地方性政黨大聯盟,或右派政黨與「匯總」左翼聯盟結合,組成跨左右黨派的大聯合政府。但政黨政策立場差異過大,不易達成共識。換言之,西班牙政黨政治勢必從長久以來的兩黨政治開始走向共識政治。當然也可能是僵局難解,如2015、2016年選舉結果,走向重新大選。短期內西班牙政治會處於戰國時期。 政治僵局的影響 經濟政策走向不明 西班牙近年經濟逐漸走出債務危機與新冠疫情的陰影,在2022年經濟成長率達5.5%。按歐盟執委會樂觀預測,即使受到烏俄戰爭引發的能源及通膨衝擊, 2023年西班牙經濟成長率仍可達1.4%,高於歐盟及歐元區經濟成長率0.8%及0.9%,成為歐盟內部經濟成長最高的經濟體。如今政治僵局可能影響政策運作,主要牽涉政府年度預算的審核以及提交給歐盟預算分配款項。這會是未來西班牙經濟觀察的指標。 兩大政治風險 一是極右派勢力興起。這是繼瑞典、芬蘭、希臘、義大利等歐盟國家後出現同樣情況,但西班牙歸類為極右派屬性的「聲音」黨聲勢大不如前。這跟移民與難民在西班牙內部(主要在南部)移民結構有關。西班牙移民結構很大一部份來自前殖民地的移入者,尤其是與厄瓜多,哥倫比亞人和秘魯人簽署的勞工協議,成為西國內部傳統的移民大戶。近年以羅馬尼亞人與摩洛哥人為主。國家普遍允許這些前殖民地移民永久居留與家族團聚,來自其他國家移民的居留與歸化就會要求文化的同化作為賦予權力與公民身份的代價。近來困擾歐洲的伊斯蘭移民或難民現象有逐漸降溫的趨勢,在西班牙內部不太容易引起政治炒作話題。左、右二元極端對立並未在伊比利半島內部發酵,這對西班牙、對多事之秋的歐盟來說,應是好事。 另一政治風險是地方性政黨將居關鍵少數。其中巴斯克民族主義黨、加那利聯盟已先後表示不會支持人民黨籌組政府。加泰隆尼亞幾個代表性地方性政黨則以新政府大赦加泰隆尼亞獨派人士作為交換條件。就此前提,反倒是社會黨贏面較大。但這種地方獨立意識從以往像呼口號、諮詢公投等選舉操作,如今逐漸落實到要求權力下放、合法的主權公投的訴求。政治的僵局加上內部的紛爭,這對未來西班牙憲政發展就不是好事。 3. 對歐盟來說好壞參半。好的是去年義大利選舉導致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向極右傾斜。西班牙本次選舉並未如之前民調反映,極右勢力抬頭,執政的左派會遭遇重挫。如今大選結果西班牙聯合政府組成依舊不明朗,但都是親歐派主導政局發展。壞的是西班牙正逢擔任歐盟輪值主席至12月底,此時政局發展不明朗,現任社會黨政府淪為看守內閣,又或可能在今年(2023年)下半年西班牙得重新大選,無心處理歐盟事務。 [1] Barney Jopson, “Spain faces uncertain political future after election deadlock,” Financial Time, 24 July 2023, https://www.ft.com/content/4ed90f29-5191-4197-a39b-13982eec86c92024中華民國(臺灣)歐洲研究協會年度學術研討會暨研究生論文發表會,開始徵稿
2023-10-06 2024中華民國(臺灣)歐洲研究協會年度學術研討會將於2024年5月10日舉行。會議將匯集對歐洲研究各方面領先的研究人員及年輕學子,齊聚一堂進行學術的對話。詳細說明請見最新公告或下述相關連結